打印

[同人衍生]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第七章:谁说女儿不如男(上)

本主题由 System 于 2024-8-10 05:00 解除限时高亮
22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第七章:谁说女儿不如男(上)

版主提醒:阅文前请点击右边小手给作者点赞!

                                                                
版主评語: 【温馨提示】

               欢迎来到色城人生区观光。
               阅读文章前,请点击页面右边的小手图标支持楼主。
               阅读文章后,希望在回复那里留下您的心得感受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建议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为您喜欢的作者加油吧!
               认真回复交流,会有多种奖励,奖励丰厚,升级更快!详情请参照色城置顶贴!



作者:subzeropoint
2024/08/02发表于:第一会所
是否首发:是
字数:10900

  夏纪六百零九年十月二十八日亥正。

  定国公府的某间屋子中正飘荡着一股子微弱的童声唱腔: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你要不相信啊,请往那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这千针万线都
是她们连哪。

  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

  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

  这女子们。

  哪一点不如儿男?

  王嗣璁上辈子的儿时确实过得苦,但怎么说彼时的共和国已经半个身子进入
了工业时代,收音机这种东西家里还是有的,他爷爷就喜欢在一天的农活结束后
抱着收音机在院子里树下听节目,这段「刘大哥说话理太偏」就是通过收音机的
扬声器王嗣璁才知晓的,这一段唱调出自豫剧剧目《花木兰》,豫剧剧目《花木
兰》移植自京剧剧目《木兰从军》,该剧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
战场上建立功勋受朝廷册封的故事。

  此炎黄世界没有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这个女子可以修行内功的世界,
根本没有必要用虚构一个女子替父从军的故事,直接将史书上的例子搬出来就好
了,真实才是最强大的宣传。

  去年王嗣璁暗搓搓的将二十三史看完了,一堆子女将女相中给他印象最深的
当属魏朝所编撰史书《应书》中的吕凤仙,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时他差点将口水
喷了出来,三国第一高手吕布,字奉先,看完吕凤仙的传记后王嗣璁发现这完全
就是一个性转版的温侯呀,用的都是方天画戟,骑的都是红色战马,都是当时第
一战力,都擅长统御骑兵,都有两次弑主更换门庭的经历,吕奉先被骂作三姓家
奴而吕凤仙因为有陪睡的经历则是三家性奴,都重创过以魏作名号的势力,无奈
降魏被缚后都说绳索绑的太紧,只是「缚虎焉能不紧」金句出自魏世祖而非魏太
祖之口,最后的命运也是落了个绞杀。

  时空骇客之所以唱出这首源自他上辈子所生活炎黄世界的剧目,还不是因为
朝廷不久前出了个女英豪?一个初战就完爆花木兰不知道多少条街的天才女将。

  《木兰辞》大约是北朝时期的作品,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
周这五个朝代,其中只有北齐是由鲜卑化的汉人建立,其余四个朝代都是由鲜卑
人建立,因此有称呼天子为可汗的习惯或传统,根据「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句互文可以推出花木兰从军十年,期间经历大小战阵百余次。

  隋唐作为北朝的继业者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其军事传统,北朝、隋、唐朝规定,
凡有军功的,授以勋号,勋官分为十二级,一级就叫一转。

  勋官授任没有出身限制,只要有军功,不管什么出身都能授勋,每一转都有
对应的官职,第一转的官职为武骑尉,等于从七品,二转为云骑尉,视正七品,
十二转是上柱国,视正二品,《木兰辞》在花木兰得胜归来时写道「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就是说花木兰得了上柱国这个最高等级勋号,唐高祖李渊在造反
前就是隋朝的上柱国。

  北朝的军功考核制度挺人性化的,按照战前的条件和战争的结果来综合拟定
「转」数,规定以少击多为「上阵」,兵数相当为「中阵」,以多击少为「下阵」,
杀死或俘虏敌人四成以上为「上获」,两成与四成之间为「中获」;一成到二成
之间则为「下获」。

  上阵上获的功劳最大,为五转策勋;上阵中获为与中阵上获同为四转;上阵
下获、中阵中获与下阵上获为三转,中阵下获与下阵中获为二转,下阵下获为一
转。

  不管是几转的功勋,前提都是要打赢,输了的话不被军法治罪已经是天大的
运气了,还想得到功勋!?

  花木兰用了十年时间才攒到十二转的功勋,这样看来她的军事能力并不怎么
出众,可能还遭遇过败仗,夏廷这个刚冒出来的女将若是按照北朝的军功考核制
度,初战就会被授予四转的骁都尉勋官,五千夏军骑兵在她的指挥下大破北虏特
勤部的三万狼牙铁骑,斩杀与俘虏敌军近七千,这样的战斗再来个两回,女将就
能达到花木兰的高度了,成为上柱国了。

  是的,朝廷的发兵方向不是王嗣璁前段时间以为的西面,而是北面,现实就
是这样,从来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意志而改变,对北狄的战争爆发后,王嗣璁的思
路就转变为了朝廷的做法是柿子要捡软的捏,东夷和南蛮都不足以作为对手,历
史山太弱了,于是就拿次强的北狄动手,看看这十年大练兵的成效究竟如何。

  如果这名初出茅庐的女将真的是初战就取得了斩杀与俘虏敌军近七千的战果,
那霍去病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作为彼炎黄世界封建时代的典型性少年将军,霍
去病凭借初战斩首捕获二千零二十八的功劳就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当今天子夏
武明又要去如何封赏这位名叫石嫣鹰的十八岁女将呢?

  别人信不信王嗣璁管不住,毕竟脑袋长在别人脖子上,他反正是不信这份战
报的,这自是拜上辈子的经历所赐。

  王嗣璁上辈子确实是一名走私大鳄,但却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走私大鳄,
一个走私贩子不去关注水上缉私警船只的动向,却看起了各式各样的社科人文类
书籍,一点都不按套路出牌呀。

  工业时代不同于农业时代,有着足够的资源让学者进行考据研究,尤其是距
现代越近史料就越多,正常男人都在DNA 深处刻印了战争情节,有钱有闲之后王
嗣璁就对历史军事政治方面产生了浓郁的兴趣,经年累月的文字熏陶让王嗣璁的
气质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如果不事先点明,第一次和王嗣璁见面之人都
不敢相信面前这个邻家大叔年轻时候竟是个一拳可以打死人的双花红棍,更别提
还是某个实力雄厚的跨国走私集团的首脑。

  史官鲜克知兵,是大唐第一战神李世民和第二战神李靖对史官所记录战争的
吐槽,史官记载的战争的价值就是证明「这事儿发生了」,至于具体的安营扎寨、
排兵布阵、后勤补给都是一笔带过,对于数字没有应有的概念,古希腊的历史学
家希罗多德在著作《历史》中对希波战争中人数的记载非常的恐怖,波斯帝国出
动了五百二十八万大军来攻打希腊同盟,后人推算当时波斯帝国的人口约为一千
七百万,真要是出动了五百二十八万大军等于是将国内所有男子都征召了;牧野
之战中商王帝辛于一天内拉出了七十万奴隶大军来应对西岐大军,后人统计了出
土的十五万片甲骨,发现累积人牲总数为一万三千零五十二人,杀人祭祀在商朝
是一件神圣的事,必须严格记录在甲骨上,商朝俘虏的大部分战俘都用作人牲,
总数也不过万人,只能说中古时期的中外学者都一个德行。

  成吉思汗作为另一个地球中古时代最强大的征服者,麾下兵力并不像普通人
想象的雄厚,他在统一蒙古后迅速扩充军队,组建了九十五个千户,每个千户名
义上的兵力为一千,在此之上还要加上十个千户组成的怯薛禁卫军,因此在这一
时期成吉思汗的总兵力大约为十万五千人,蒙古征服时期从来没有进行过百万规
模的战役。

  到了识字率大为提高和纸张普及的明清时代统计更为精细了,萨尔浒之战与
松锦之战,明廷的军队数量分别是十万三千和十三万,这是封建大一统王朝所能
动员出的极限机动兵力,甚至于战损数量都能精细到个位数,萨尔浒之战明军损
失四万五千八百七十余名,就导致明清之间的战略天秤失衡,松锦之战明军阵亡
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三人,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再
无野战机动兵力可用,为两年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两次战略决战,明军的阵亡人数都超过了总数的四成,军队的损失并非只有
亡还有伤,根据统计,一名军人阵亡的同时会有三名军人因为负伤失去战斗力,
这也是北朝为何将杀死或俘虏敌人四成以上列为「上获」的原因,等于是在数学
层面上将对方给全歼了。

  王嗣璁上辈子所生活的地球有个叫弗雷德里克·威廉·兰开斯特的英国人,
此君于1914年在《工程》杂志上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首次从古代使用冷兵器进
行战斗和近代运用枪炮进行战斗的不同特点出发,在一些简化假设的前提下,建
立了相应的微分方程组,深刻地揭示了交战过程中双方战斗单位数变化的数量关
系,便是所谓的兰开斯特方程。

  假设甲乙两军对垒近战,甲的兵力为一万,乙的兵力为五千,且双方在武器,
训练,士气方面都差不多,绝大多数人会陷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思维误
区,既然双方单兵战斗力相当,肯定是乙军全部阵亡,但也拼掉了甲军差不多的
士兵,实际上并非如此,甲军只会损失一千四百四十名士兵就能全歼乙军。

  兰开斯特方程将战斗模式分为了远距离交战和近距离交战两大类,当对垒双
方进入近距离交战环节,单兵战斗力就不再是核心要素,数量才是第一要素,即
一方的近距离战斗力和本身战斗单位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双拳难敌四手这句古语
就是兰开斯特方程本土化的说法,一人想要同时对付两人,那他的武功就最低也
要是寻常人的四倍才可以打平,要对付三人就要九倍的战斗力,对付四人就要十
六倍的战斗力,这便是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数学依据。

  拿破仑作为另一个地球十九世纪前半叶最出色的军事统帅,在兵力与多方相
差不多时他都能够击败对手,巅峰就是奥斯特里茨战役,七万三千人的法军大败
八万六千人的俄奥联军,可到了滑铁卢战役,七万两千人的法军面对数量接近十
二万的反法同盟军时,拿破仑指挥能力再高超也无法违逆兰开斯特方程的威能,
战败后他被放逐至圣赫勒拿岛,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这就是以少胜多的战役会被世人铭记的缘故,因为以多胜少是应该的,兵力
处于明显劣势的一方想要战胜就必须穷尽一切去利用天时、地利和谋略,而且胜
利多来自于出奇制胜而非正面硬刚,譬如对敌方的指挥中枢进行斩首,断绝敌方
的后勤补给,或是利用高机动性将强势兵力一方的阵线进行撕扯使其分割成多个
部分,再利用局部优势兵力并吃掉数量远逊于己方的敌方分军,土地革命战争时
期的红军之所以能打赢前四次围剿就是利用游击战与运动战来诱敌深入,让光头
的军队不再猬集成团,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就是因为指挥层要求寸土不失让红军与
光头调集来的百万大军队打阵地战。

  这个叫石嫣鹰的女将能以六分之一于敌的绝对劣势兵力歼灭了同等数量级的
敌人,莫非是比成吉思汗或拿破仑还要厉害的军事统帅!?

  封建时代军队最喜欢干的事情之一就是夸大己方的人数与斩首数,这是王嗣
璁上辈子就知道的事情,《三国志·魏书·国渊》的传主国渊明确对曹操说:破
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

  后夏作为封建王朝也是一个德性,军队习惯性的对战报进行一比十的注水,
尤其是面对不服王化的游牧民族时。

  很多年以后王嗣璁从被自己收服的石嫣鹰得到了她初战的真实过程,更是证
实了他当年的猜想,将重兵聚集成一团在军事上是很傻的行为,那日与石嫣鹰所
率部交战的乃是三万特勤骑兵的前锋部队,大约有五千人。

  游牧民族之所以能在己方生产力极端落后的情况下和农耕民族掰手腕,依仗
的就是胯下骏马带来的高超机动性,对于农耕民族军队来说一人一马就算是精锐
了,游牧民族却能做到一人三骑甚至五骑,而且秋冬时节的草原因为温度的缘故
地面不会有什么植被,草原也没有山峦之类能够限制骑兵机动能力的地形,在这
种情况下想要以五千兵力正面击败同等数量的敌军,显然很困难,但石嫣鹰做到
了,斩杀与俘虏特勤部骑兵七百有余。

  游牧是一种非常落后的生产方式,人口承载力很低,另一个地球上的蒙古国,
哪怕有着现代技术的加持,1960年的时候人口也没有突破百万,游牧民族的军队
是不能和农耕民族的军队玩对子游戏的,哪怕是一换五都是亏。

  特勤的五千先锋也不是全都聚在一起,先锋大将派出了多支小规模斥候,对
战场迷雾进行祛除。

  真实的战争,尤其是封建时代的战争,可不像RTS游戏,会给主将一个显示
屏,将对垒双方的信息都呈现在上面,感知战场的唯一手段就是派出侦察兵进行
实地侦查,放出去的侦察兵可能会因为怕死就编造情报回来领赏,因此从来都不
是一个一个派出,而是一群一群,既有壮胆也有监视的意思。

  有时候,斥候就算尽职尽责也不一定能带回最精确的情报,最简单的例子就
是对方的数量,俗话说人上一千,无边无沿,很难得出正确的数字,传回去的敌
人一千和敌人三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情报还有滞后性,前无线电时代,如果是远距离的侦查任务带来的情报,哪
怕是时间最短的,等送到将军手里的时候基本已经过去好几个小时了,就算斥候
估计的敌军数量是对的,能保证敌军不转向不分兵?

  军事主官只能从这些存在极大误差,甚至根本就是错误的情报中提取有价值
的信息来做判断。

  百分百准的,那是上帝视角,不是上帝就别要求这个,战争获胜的一方从来
都是犯错误最少的一方。

  斥候不管回不回来,都会带来情报,不回来就意味着他们战死了或是被俘虏
了,就意味着这个方向上的敌人要么有质量优势要么有数量优势,要么两者皆有,
特勤的先锋大将发现派往东南方向进行侦查的斥候返回的频率显著低于其他七个
方向,就猜到东南方向有夏军主力。

  先锋未战先怯乃是兵家大忌,特勤的先锋大将立刻点将布阵,留下必要的驻
守营地兵力后,就领着两千精锐朝东南方向进军,打得算盘就是赢不了也能跑得
了,游牧民族的性格特点就是「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

  两千特勤骑兵遇到了石嫣鹰率领的五千夏军,发现兵力差距过大,特勤的先
锋大将二话不说就要撤退,夏军在追击的过程中杀了将近四百名特勤骑兵,加上
之前击杀的斥候小分队,累计斩杀七百余。

  特勤先锋大将带着大部分将士回到营地后,二话不说就朝着缀在正北二百里
处的本阵前进,本阵得了战报后决心撤退,游牧文明军队对农耕文明军队的战法
基本上都是利用机动性拉长对方的补给线,对付草原民族最难的地方就是找到他
们,冠军侯霍去病屡屡能找到匈奴主力,就是因为他的军队中有大量的匈奴带路
党,这些人熟悉草原的地理,知道哪里有水草,哪里适合扎营。

  这就是五千打败三万的真相!算是石横天给女儿石嫣鹰的造势。

  同时为了提高此战的含金量,捷报上还刻意注明朝廷天兵击溃的乃是特勤部
最为剽悍的狼牙铁骑,实际上游牧民族的生产力非常的拉胯,普通士兵有个皮甲
就不错了,不少部族因为炎黄农耕王朝的铁器限制输出政策搞得连金属箭头都没
有,只能用骨质箭头,这种箭头射在金属铠甲上的唯一结果就是碎裂。狼牙铁骑
那是特勤王庭的核心战力,哪会轻易用在侦查上!

  以上就是针对原文第五十四章中的「首先,两个人成名的时间基本相近。

  石嫣鹰成名的时候是在十八岁那一年,指挥一支五千人的小股骑兵击败特勤
人剽悍的狼牙铁骑三万人」这段文字基于冷兵器时代逻辑的冰冷演绎。

  但不能因为战报注水就否定石嫣鹰的军事才能,王嗣璁上辈子所生活的中文
网络社区有这么一句话:战报会撒谎但战线不会,典型例子就是二战时期的日本
与果脯,一个海战大捷不断,美国海军的企业号航母在日本的捷报中被击沉了四
次,最后却是东京湾无条件投降,另一个则是歼敌一个亿,最后虎踞福摩萨。

  在没有王嗣璁的世界线上,石嫣鹰可是与女一号阴玉凤并称的军事家,随着
年龄的增长指挥能力也跟着增长,终于在二十四五岁的时候覆灭了北境三大蛮族
之一的赫烈部,将战线一举推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老巢附近!

  北狄有三大部族:赫烈、特勤与匈蛮族。

  匈蛮可以联想到匈奴,赫烈和特勤,非要穿凿附会的话赫烈对应蒙古的克烈
部,特勤是突厥语词汇,是一种官职,多由王子充任,或统兵在外,或奉使外邦,
级别仅次于叶护与设。

  石嫣鹰覆灭赫烈部之战不是说将赫烈部人杀光了,游牧民族啥不多就是马多,
真要是四散逃跑大军根本追不上,石嫣鹰是通过斩首的方式对赫烈部的王庭进行
了突击,失去了指挥中枢后的赫烈小部族便一哄而散,加入特勤的加入特勤,加
入匈蛮的加入匈蛮,草原上并没有羞耻文化,司马迁在史记对匈奴人性格的记载
就是「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

  王嗣璁能知晓这个消息与他这一世的便宜母亲郜慧彤分不开,她并没有因为
生活于深深庭院之中而放弃女将军的梦想,反而一直通过邸报来关注这场发生于
北疆的战事。

  邸报虽然名字中有报,但并非是报纸,最初是地方在京城永安所设办事处定
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整理,
然后通过驿站系统传回各路治所的文抄,到了郑朝时期,出现了专门抄录邸报以
售卖的牟利商人,各地驻京办的官员们为求省事,都乐于花些钱去购买。

  乾朝时出现了专门出版邸报的通政司,通政司由于是朝廷机构,其发行的邸
报相较于民间就成了最权威的文报,通政司也就成了后面朝代的标配机构,需求
的上升让邸报也由手抄发展到了雕版刻印。

  夏朝的通政司会在每月的初二、初七、十二、十七、廿二与廿七这五天出版
邸报,每次刊印一百份,发送给中央与地方机构,通过邸报可以了解朝堂上的动
态与最新的时政,乃是士人群体的必备文书,但一百份的出版量根本无法满足广
大士人群体的需求,王家印书坊的一大业务就是对邸报进行复刻与整理,但时效
性肯定比不上通政司,但封建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低下,晚一期两期,甚至三五
期都不是什么大事,此业务每年都会给王家带来至少十万两银子的纯收益。

  郜慧彤显然是有两把刷子的,利用从便宜夫婿那里得来的信息和自己的经历
与学识,虽是纸上谈兵但也推算出了这次扫北之师的大概规模,此方炎黄世界也
有指导农业生产生活的二十四节气,秋收时节大约在太阴历的秋分前后,人是铁
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兵马未动粮秣先行是战争的铁律,经过一个半月的催
科与运输,夏廷将筹集来的粮秣送到了北方的前线,大约有六十万斛。

  斛是粮食体积单位,换算成公制单位中的重量单位公斤约是六十公斤,一斛
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夏廷给与底层兵卒的待遇是一日两升米,这里的米可
不是精米而是没有脱壳的稻谷,米去掉稻壳后会有三成的重量损失,能有九百克
精米留下。

  这是郜慧彤在没有被宗门收入弟子前的农家生活经历告诉她的,郜慧彤幼时
做得最多事情就是给家中成员舂米做饭,家中饭量最大之人就是身为农活主力军
的父亲,一天大约要吃掉两斤的精米。

  两斤精米所提供的能量大约为一万四千千焦的能量,普通人一天所需要摄入
的能量约为八千四百千焦,完全足以对付。

  其实不然,作为消化器官的胃最怕蛋白质丰富的油水类食物,越吃得油水多
越难消化食物,现代人之所以吃得少还感觉不到饿就是因为油水吃得过多,胃再
使劲蠕动也无法磨碎食物,食物得不到降解,因此肚子成天都是饱的,所以,天
天吃大鱼大肉的人根本就没有食欲,封建时代就不一样了,只能依靠碳水来补充
能量,因此人的食量很大,王嗣璁上辈子小时候看过生产队里面的叔伯吃饭,一
个人就能将一大盆白米饭或是十七八个馒头吃光,下午干完农活回来还是饿。

  一斛粮食省点吃理论上可以供一名士兵食用两个月,六十万斛粮食足以让六
十万名士兵维持两个月,但问题来了,六十万斛并非全都是粮食,而是粮秣,粮
是人吃的,秣是马吃的,想要与游牧民族作战没有骑兵是不行的。

  马按照通途可以分为挽马,驮马与乘马三大类,乘用马是一种很娇贵的动物,
单纯吃草根本没有办法养膘,必须喂食燕麦、豆类和米糠之类的饲料,游牧民族
之所以多选秋天南下就是因为这个时节的草会结籽,草籽富含蛋白质能起到豆类
饲料的作用让胯下的骏马蓄膘。

  马的食量远大人类,夏廷兵部规定一匹战马的日常食量为粗粮八斤、草料十
二斤,换言之一匹马的维持费用能养七个士卒,假设战马与士兵的比例是一比一,
那么六十万斛粮食只够六十万骑兵吃七天半。

  以上是最最理想的军队在驻地的消耗情况,一旦进入运动战,消耗会更加的
巨大,儿时的农活经历,或者说是常识,让郜慧彤知道一个精壮男子不妨碍步行
的负重是七十五斤,由于士兵和民夫都属于强体力劳动者,故一人一天吃两升米,
75斤米可以让两人吃十五天,加上士兵自带五日口粮,共可支撑十八天,考虑到
返程,则前进范围为9 天路程,两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二十六天,
如果要计回程的话,只能前进十三天的路程。

  三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三十一天,如果要计回程的话,只能
前进十六天的路程。

  三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已经是封建军队的极限了。

  如果用牲畜运,骆驼可以驮三石,马或骡可以驮一石五斗,驴子可以驮一石。

  与人工相比,虽然能驮的多,花费也少,但如果不能及时放牧或喂食,牲口
就会瘦弱而死,一头牲口死了,只能连它驮的粮食也一同抛弃。

  所以与人工相比,各有得失。

  军队不可能全部出动,必须留下必要的兵力来守备后方与维系补给线的通畅,
只有精锐的机动兵力才能出动,与全民骑兵的游牧民族作战,封建王朝只能派出
骑兵,郜慧彤就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一次朝廷所出动的军队绝对不会超过
四万,骑兵不会超过一万,而且军事行动时间必然要赶在十一月前结束,因为胡
天八月即飞雪,初冬十月还好说,一旦进入十一月就麻烦了,气温下降会导致运
输成本激增。

  郜慧彤的这种建立在粮秣数量与人马平均消耗上的层层递进逻辑推演其实就
是大数据的一种应用。

  男人,大抵对战争感兴趣的,王嗣璁上辈子看过很多二战战史,其中一个名
叫堀荣三的昭和军阀给了他很深的印象,此君乃利用大数据的个中高手,他仅通
过广播了解美国相关药品和食品企业的股价波动,美军在太平洋战区的抗疟疾药
物和罐头食品的准备情况,就能估算出美军投入兵力的规模与时间,典型案例就
是菲律宾战役中的林加延湾登陆与美军计划中登陆日本本土的奥林匹克计划,因
为他的多次成功推演,使得美军一度以为在自己的司令部中有内鬼,为此,日本
战败后美国把他抓起来审问了很长时间,最后见识到他的能力后才明白缘由,就
戏称他为「麦克阿瑟的参谋」。

  对北虏战争的过程正如郜慧彤预测的那样,北地的夏军利用往年的存粮于九
月十三日主动对北方三大蛮族之一的特勤部发起进攻,于十月二十七日结束战斗,
赶在十一月开始前撤军,石嫣鹰的初战发生于十月初五,捷报于七日后送抵京师,
十月十七日通政司所刊印的邸报让石嫣鹰的名头响彻于中央与地方各机构:我大
夏出了个将门虎女。

  郜慧彤这个半吊子的战争爱好者不知道自己儿子早就被替换了精神,竟然带
着王嗣璁分析起来,冷兵器战争的逻辑不像热兵器战争,半吊子的引路人也好过
没有引路人,王嗣璁日后的巨大成就和便宜老妈的教导有一定关系,只是吧郜慧
彤没有看到儿子称帝建国,在夏纪六百三十三年的时候就病逝了,享年五十岁,
完美达成了工具人使命,便宜老爹则是葬身于三年后的永安之乱,王嗣璁没有忘
记工具人父母,开国皇帝都要向上追封至少三代先祖为帝后,统一天下后就追封
便宜老爹为仁祖淳皇帝,便宜母亲为淳皇后。

  前段时间大伯的婚礼让王嗣璁从母亲那里探得了本家想要的世子夫人并不是
叶馨仪,乃是阴家或石家的大小姐。

  石家当今家主乃是石横天,他于夏纪五百九十九年时继承了家族的爵位,成
了第九世乐陵侯,军人不像文官,父母死后需要守孝,正所谓金戈无辞,次年就
到了北疆当起了北庭都护府的都督。

  想来石嫣鹰这次统御的士卒便是石横天这十年精心训练出来的健儿,这一层
关系就使得石嫣鹰不用去考虑内耗,毕竟她是北庭都护府都督的独女!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是一个皇权不断加强的过程,因此皇帝和朝廷绝不愿意
地方官独大,两府十三省的头头皆是独掌一方的封疆大吏,虽是没有明文规定,
但是事实上一般就是少则三年多则五载,或高升至中央或平调至其它一级行政区
当首脑,总之不会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建立山头,但夏武明一朝有两个人打破了
这个潜规则,那就是阴士雄和石横天,足见他们二人多么得圣眷。

  便宜母亲的长舌与碎嘴还让王嗣璁知道了乐陵侯石横天与阴士雄之间的矛盾。

  阴士雄的经历也是和石横天相仿,都是在夏纪五百八十六年时的对西蛮土喇
族的反击中崭露头角,两位少年将军都是平生大战三十余场却难尝败绩的用兵高
手,明明战绩不分高下,但同样的出生年份但阴士雄却是早石横天两年被朝廷封
元帅,就让世人认为阴士雄更胜石横天一筹。

  石横天的官职是北庭都护府都督,阴士雄的官职是西域都护府都督,在常人
看来西域和北疆都是接近蛮荒之地,荒凉冷漠,似乎随便谁去哪里都是无所谓的,
反正都是戌边。

  其实其间却有很大区别。

  北疆地近苦寒,那可确实称得上荒凉冷漠,连一座像样一点的城市都没有。

  而西域拥有绿洲,绿洲可以提供粮食,再加上通往极西处的商路,更是使得
西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而炎黄族人三千年的开发更是使得日落城成为了帝国境内仅次于永安府的第
二大城市。

  不说别的,单是这日落城便足可让北疆相形见绌,永远望尘莫及。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以一直以来帝国在北疆常采守势,而在西域却屡屡主
动出击拓展疆土。

  朝廷政策的重心也总是偏向于西域,连将领和官员的升迁也总是西域优于北
疆。

  所以阴士雄被派去西域,而石横天则被迫枯守北疆,明眼人都清楚这分明就
是朝廷对他的一种优待,也就等于是说朝廷认为他的才能优于石横天,而今后他
立功升迁的机会自然也会大大优于石横天。

  这怎么能不让石横天怀恨在心呢?

  而后来的岁月里两个人更是矛盾不断。

  你嘲笑我的指挥无能,我指责你决断失当。

  今天你参我一本,明天我奏你一章。

  闹得朝里朝外没有谁不知道他们是一对冤家对头。

  两个冤家一生都仿佛在赌气比赛似的,连在生育后代的问题上也是一样。

  阴士雄没有儿子,石横天也只有女儿。

  看上去这一点上两人好像扯平了,但实际上石横天却又添了心病。

  虽然两人都只有女儿,可是阴士雄却有两个,此后无论他怎么努力,都不曾
再有生育。

  这件事情让石横天觉得一切是天意,是老天对他太不公平,什么事情都让阴
士雄压过了他,也让他断了此生超过阴士雄的念头。

  他将自己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石嫣鹰身上,要让这个心爱的女儿超过阴氏
姐妹,从小就对她施以最严苛的文武教育。

  石横天对女儿的教育没有白费,十八岁的石嫣鹰初战就指挥一支五千人的小
股骑兵击败了特勤人剽悍的狼牙铁骑三万人,从此昂首挺胸进入名将之列。

  王嗣璁就感慨这个封建时期的炎黄大地对于女子还是挺偏爱的,四月中旬时
出了个女状元,年底时又出了个女将军,上辈子王嗣璁豢养了不少的军警雌奴,
可她们的军衔和警衔普遍都不高,因为后封建时代再怎么搞破格提拔也是有限度
的,国内九成以上的军官都是以上尉连级长的身份结束军旅生涯,原因也很简单,
35岁是连级干部任职的最高上限,三年一升仅仅是理论,否则军校生各个都能凭
借熬资历的方式晋升到将军。

  营级以上就是校官了,和平时期想要当上少将基本上都要熬到五十岁。

  可在讲究血统出身的封建时代就没有那么麻烦了,老子英雄儿好汉,比如说
戚继光,他十岁时就承袭了家族登州卫指挥佥事的军职,这可是正四品的官职,
起步就是大校军衔,乐陵侯石家作为世祖爷钦定的第九侯爵,世袭的乃是正三品
的武职,起点就是别人几辈子都未必能爬上的终点。

  阴家的姑娘会不会也如此厉害呢?

  王嗣璁如是想到。

  任何由人类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都有主旨,这个世界是以皇朝秘史为框架而
诞生的,皇朝秘史是一部小奶狗通过淫虐收服有着通天能力的美熟妇为他打拼最
终获得天下的故事,因此小奶狗擒获美熟妇就成了这个世界的天道意志,原文男
主角江寒青是这个现象的代表性人物,其它年轻人往往也都有着自己的美艳熟妇
奴隶,岁差与辈分越大,那这个BUFF就越强。

  石嫣鹰已经在王嗣璁的心里留下浓重的痕迹了。

  (主角既然是穿越者,就该用穿越者所处时代的思维模式看待事物,主角出
生于1978年,广播评书什么的都是九十年代之前不多的娱乐手段,主角的设定之
一就是听人劝,只要是对的他都会听取,对事不对人。来些评论与红心,各位淫
友人的支持就是在下最大的更新动力。)

版主提醒:阅文后请用你的认真回复支持作者!点击右边的小手同样可以给作者点赞!

[ 本帖最后由 逍遥夢 于 2024-8-2 07:49(GMT+8)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逍遥夢 金币 +109 原创光荣,造福淫民! 2024-8-2 07:50
  • 逍遥夢 原创 +2 原创光荣,造福淫民! 2024-8-2 07:50

TOP

0
标题错了呦,不应该有上,或者下一章错了,改成下……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9-7 20:54